2)第五十四章 撒丁工农业(下)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一般平民需要的大宗贸易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迎合少数富人的奢侈品贸易。

  北方的贸易由汉萨同盟控制,后者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发挥着威尼斯和热那亚在地中海所起的作用。荷兰人在16世纪里,建立起一支庞大、有效的商船队,很快将他们的控制范围扩展到大西洋沿海一带,从而排挤走了汉萨同盟。

  此前的大西洋贸易一向由携带奢侈品北航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所控制,到了16世纪就被携带散装货南行的荷兰人控制了。

  在这一新的贸易格局中,西班牙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在出口商品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西班牙的出口商品几乎全部是原料——西班牙出口的是酒、羊毛和铁矿,葡萄牙出口的是非洲的黄金和塞图巴尔的盐。

  作为交换,伊比利亚半岛得到了各种冶金产品、盐、鱼以及讽刺地由伊比利亚半岛出产羊毛——这些羊毛已由外国加工成毛织物。

  因此,相对于北欧国家勃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而言,伊比利亚国家此时也开始像意大利各国一样,从发达社会沦落为落后社会。

  经济上落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能够率先开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坚强的传播天主教的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做后盾,也就是说,西班牙帝国始终没有建立起根基。如果要做一个比喻,西班牙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是很相似的。

  西班牙帝国缺乏经营殖民地的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也不具备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强大工业。

  西班牙议会——它们是傀儡,对君主的专制权力没有几乎制约,但是他们毕竟由贵族组成,也能反映贵族的态度——对发展工商业漠不关心,整个西班牙工业自从16世纪中叶——德意志宗教战争结束之后——就陷入了长期衰退的形势之中。

  ……

  因此斐迪南肯定要大力发展西班牙工业。撒丁岛的工业发展形势十分顺利。

  私人看来是难以指望的,斐迪南要提前运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形成近代工业的大型垄断集团

  先说说重工业,在斐迪南不吝重金的砸钱之下,撒丁岛工业迅猛发展。

  高炉炼铁顺利推进,撒丁岛的生铁产量节节攀升。更重要的是技术上的革新。

  斐迪南采用了西门子蓄热室型平炉进行平炉炼钢。

  所谓的蓄热室,就是有一个炉壁很厚的炉膛。炉壁越厚,热量的散失就越少,热效率就越高。平炉可以通过管道和阀门,把预热过的煤气和空气送入炉膛燃烧。因为炉壁厚,热量散失少,而空间又相对封闭,可以较容易地制造出很高的温度,用于钢铁的冶炼。平炉旁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