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38)正旦大朝会(四)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杨度和商成刚才的打生打死其实不过是合演的一出“戏”。

  会议的主持人当然是右相张朴。他坐在正堂的首座,商成进门的时候他就看见了这个年青的上柱国。但他并没有招呼商成到早就预备下的空座坐下,而只是用眼神与他打了个招呼。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真芗正在发言,他不能出言打断;另一方面,他也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正堂上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在他眼里,商成并不受到什么特别的关注与重视一一实际上就是对小范围里流传的“他很忌惮商成”的流言的一种驳斥!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流言里说的并不错。

  是的,他承认,商燕山这家伙是比较难对付。这一点无须否认,也无法否认。这人能一边把燕山卫治理得顺顺当当,一边还能与突竭茨人打来打去并且战果辉煌,这就是本事;他都调离燕山了,燕山的文武官员却没有几个人肯站出来说他的坏话,这就是威望;叶巡去燕山想揪他的错漏却把自己闹得灰头土脸,这就是手腕;被调回京之后立刻摆出一付浑人的嘴脸,到宰相公廨喊冤,去兵部替部下闹勋衔,再不就窝在家里“养病”,全然是一付有冤没处伸张的受气模样。这家伙宁可放着得宠的皇子不去结交,更不到处沾边招惹,却与杨度一道在正旦大朝上当着天子的面殴斗,这就是眼光和见地……一个有本事、有威望、有手腕、有眼光更有见地的人,谁敢不忌惮三分?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商成比董铨更难对付。当然,商成的上柱国身份也教人拿着很棘手一一没有哪个文官敢轻易朝军营里乱伸手!不过,他也觉得很庆幸,好在这小子没有读书考进士,更没与董铨他们同流合污,不然董铨他们得此一大助力,就更难收拾了。因此,当他听说左相汤行当初对商成的评价时,就算老相国做的很多事情他都不认同,他还是觉得那句评价说到自己的心坎上。

  “此子若早生三十年,焉有今日之你我?”

  看!连老相国都如此推崇的人物,他对这人有几分忌惮算得了什么?

  其实,旁人都不知道,商成教他忌惮的地方并不是什么眼光见地或者手腕,而是这家伙在军事上的能耐。再上个月,兵部曾经把几员大将的用兵特点和过往战例拿出来做过一番比较,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一萧二杨三严四商。但兵部尚书在公廨里也说了,这个序列里资历深的占便宜就大。要是抛去资历和历年累积的功绩不题,其实应该是一萧二杨三商。兵部里甚至有人提出杨度不能排在第二,至少也是杨商并列,理由是杨烈火用兵不及商燕山稳健。这种说法听上去很滑稽,所以当时就被人嗤之以鼻驳得体无完肤。但世事难料,谁知道郭表竟然能从草原上突杀回来?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