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17)两番邂逅(中一)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诏令全文和详细案由的说明,怎么商成却象是头一回听说呢?难道这个人从来不看这两份官本?连朝报和邸报上的大小消息都不仔细琢磨,那他又是怎么做官的?

  潘涟不知道,其实商成也看这两份“报纸”,但大多时候都是略略扫一眼题目就撂到一边。在商成眼里,不管是《朝报》还是《邸报》都是同时面向官员和百姓发行的报纸,它们的内容不是歌功就是颂德,要不就是通报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人事变动,或者记录皇帝的起居言行,偶尔才会明刊那么一两篇看着言之有物但又经不起推敲也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奏章,整体上既空洞又空泛,所以他向来不大重视。他主要关注的由兵部刊发的军报。兵部军报的保密级别高,内容也更加翔实,大赵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也会及时公布,这对他提高自身的军事修养和了解大赵周边形势都很有裨益。

  “曹侍郎到底犯了什么事?”商成问。

  “他倒是没犯什么过错,就是他家里人不谨慎……”

  “他家里人怎么了?”商成更奇怪了。

  “都是曹纯德的小儿子惹出的事。”

  曹章有三个儿子,前两个都是妾室所养,只有最小的一个才是他夫人亲生,所以这娃娃从小被他两口子宝贝得不得了。这孩子天生的聪颖,四岁能书七岁能诗,九岁时随母亲去甘露寺礼佛,还和寺里的住持大和尚对座论禅,被大和尚惊为神童,从此名声大噪。也就是因为幼子少年成名,所以才引起曹章的担忧。他既怕儿子从此骄傲自满进而轻慢学业最后落个一事无成的下场,又担心自己公事繁忙无暇照顾教导以至孩子在京城沾染上纨绔习气误了前程,所以在小儿子十岁那年,曹章两口子便把娃娃送回徐州老家交给自己的严父慈母来管教。曹章的盘算倒是精妙,可就是有一桩事没思虑清楚一一他两口子对娃娃都是如此疼爱,那他的父母还不得对这嫡亲的孙子百般溺爱?这之后的情形谁都不知道,京城里也有五六年没人见过曹小三,可当人们再听说曹家的这位小神童时,就已经是在御史台揭出来的一桩人命大案里一一今年春天,曹小三在当地为夺人妻而致人死命,事后曹家老太爷出面善后,徐州当地州县两级官员通同勾连共为隐瞒,结果被苦主家里人把状纸一路递到黄淮西路监察御史手里……

  “……黄淮西的御史杨悌是有名的铁面无私,十多年前起大庆宫时,就因为内廷多占了百姓一条街,连圣上都被扫了一鼻子灰,何论区区一个曹家?一卷弹劾合着徐州地方官的请罪奏章递到朝廷,当天曹纯德就被免除侍郎回家听勘,随即便被罢了一切官职黜退。”

  听完潘涟的述说,商成长时间地陷入沉默中。他没去打听这案子最后是怎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