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37)这就是过年?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能一次性全部收购,炭场主人情愿以市价的七成把木炭全卖给边军。虽然木炭的数量大,但是用钱却不多,关宪和赶来的炭场主人商谈了一番,就做主买下了所有的木炭。他认为,上寨过冬需要木炭,中寨的边军烧炕取暖也同样需要木炭,既然花同样多的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为什么不占这点“便宜”呢?

  猪羊皮子都收上来了,木炭也有了着落,蒋关两人马上就开始组织驮队。本来年关里最难办的就是人手,往年年节里出工的脚力驮夫,不是贱籍边户,就是长官看不顺眼的边兵刺头,偏偏这一回商成又有命令,不许象往年那样随意指派边户,也不许随意抽调边兵,只能优酬雇佣,庄户边户一视同仁。边兵军士和衙门书吏也可以参加驮队,但是不发工钱,出差期间薪饷津贴都翻两番,事后补假期。有了这样的指示,哪里还用发愁招不齐人手?蒋书办也算是开了回眼界一一他在指挥衙门干了二十多年,还是头一回看见边户们拥挤在公事房门口,一面朝屋子里挤一面高声大喊:“我是边户,这是我们份内的差事!我是边户!……”

  对于蒋书办和关宪这两桩“先斩后奏”的处置办法,事后商成都给予了赞赏和鼓励。在腊月二十九那一晚的指挥所团年饭上,他还特意提到这两件事,当着大家的面把老蒋和小关夸奖一番,号召大家都向他俩“学习”,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很显然,当时在座的胥吏书办们对指挥大人的这些话都是茫茫然似懂非懂。不过书办里也有消息灵通人士,知道指挥大人以前曾经当过几年和尚,这些令人费解的言辞肯定是某部佛经里的佛家偈语;至于其中的深奥涵义一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各人回去细心揣摩……

  年三十上午送走蒋书办带领的驮队,商成又马不停蹄地带着礼物慰问寨子里的几个因伤退役的老边兵。这些老边兵都是外乡人,在家乡犯过错,从边军里退下去也没脸面回去,就滞留在寨子里,靠着拣个破烂帮个零工还有老弟兄隔三岔五的周济苟延残喘。商成看这些老兵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艰难了,炕是凉的灶是冷的,连柴禾都是可怜巴巴的一小堆湿木棍,有些人甚至连床象样的棉絮都没有,一领老羊皮躺下去就是铺盖起来就是衣服。他难过得都不忍心在那间四面漏风的破屋里站。他二话没说,就让人马上给这些老兵张罗一处能住人的地方,并且代表中寨边军全体官兵,邀请他们参加当晚的聚餐。他还对他们说,他会尽快找人解决老兵们的实际问题,总要找个妥善法子让他们在西马直生活下去;要是他们想家了,他也可以给他们开文书出官凭,还给他们发盘缠,总要使他们平平安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