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南岭(三)_南宋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绍兴年间,南方起义军名声最大的还是湘阴原钟相余部,时年统领官安和受治江制置副使李允文的派遣,在江阴打败钟相余部,杀死俘虏无数。

  同年六月,原钟相的部下杨华、杨太等人在龙阳又重整旗鼓,杨太又因在家中排行最小,被当地人称作杨幺。

  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于龙阳鼎口打败程昌寓部军,并把鼎州官衙、府库付之一炬,再后来佯装投降,多次反复,显起义军本色,惹得南宋小朝廷朝野震动,不断镇压,并将杨幺之名常年列在捕获名单之上。

  陈颙等起义军,便是再这等屏障之下发展起来的,反正第一时间无须正面迎接官军的大批镇压,所以自起事以来倒也算得上畅通无阻。

  自那营帐中小风波平定下来。

  陈颙便让魏十三坐下,两人拉着小马扎,对坐而谈,“你这小子,可将那南康起事过程细细道来?”

  “自然可以。”

  魏十三也想通了对方为何如此有行径,毕竟不是什么规矩森严的政府部门,入门亦就无须什么层层选拔,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壮大。

  既然对方想听他在南康起事中的作为,他索性就托盘而出,不过对于自己的勇猛,则是能删减尽量少说。

  这也与实际相符一些,他想着,任齐老六那厮如何豁达,将话传到这起义军中,都不可能让魏十三出太多的风头吧,如此一来,便成全了作战勇猛,奋勇当先的闫峰。

  到了最后,他合两世之学,又是对当时一知半解的形势一顿猛如虎的分析,陈颙这大老粗如何能讲得过他,只是坐在一旁脸嘴都插不了。

  正在魏十三察觉自己讲的太多,不知是否有失偏颇时,侧目看去,陈颙却是目光闪烁,无厘头问了一句:“魏小兄弟,可是读过大书之人?”

  “大书?!”魏十三闻声一愣,有些汗颜。“大书是未曾读过的,算是读过几本歪书吧!”

  在这文兴武衰的年代,亦是华夏文明顶峰里程碑的时代,魏十三这只是九年义教出身的匹夫,实在不敢称读过什么大书。

  不料那陈颙兴趣不减,兴奋道:“歪书?歪书好啊!不似那读大书的一身仁义道德,满嘴之乎者也,却是屁用没有,哪能想得出小兄弟这般的破城之计?”

  他未起义之前也是盐夫,辗转在湖广浙东地带多年,虽说没读过百卷书,却是殷殷实实走过百里路,也算得上见多识广,古来成大事的起义军中,又岂能没三两读书人坐阵?

  加上曾在路边茶肆歇脚时,没少听过那曹操刘备等人的事迹,广开招纳之路,才能长远嘛,沛公四十八岁起义还能当皇帝呢,他陈颙不过四十有三,怎就不能?

  相较于如今他手底下这些挑夫,他当下囫囵产生一种错觉,只觉得自己个就是那沛公,魏十三就是那智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