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人生目标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时三刻,李延庆与司徒毓离开律学学斋,准备去国子监食堂内用一顿午餐。

  嗯,自古以来就是叫食堂,此时包括县衙、府衙,乃至政事堂和枢密院里吃饭的地方,都叫食堂。

  走进国子监低矮嘈杂的食堂中,想起自己这一整个上午都在学斋里辛苦地抄书,这让李延庆有一种重回高三的错觉。

  “我和你说,这国子监食堂里的东西是真的难吃,肉又少,全是莱菔和白菘...”

  走在一旁的司徒毓昨天已经“享用”过一次食堂饭菜了,一路上三句话不离食堂饭菜的难吃。

  莱菔就是白萝卜,白菘就是大白菜,都是冬天能够吃到的蔬菜。

  古代的冬季没有温室种植,能吃到的蔬菜少得可怜。

  “嗯,嗯,我懂的。”李延庆敷衍地点着头,食堂饭菜不难吃,那还叫食堂饭吗?毕竟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从负责打饭的小吏那接过托盘,李延庆定睛一看,油腻腻的黑色托盘上仅有两碟菜一碗麦饭。

  菜嘛正如司徒毓所言,一碟莱菔一碟白菘,没有丝毫油光的水煮白菘上,点缀着零星几颗米粒大小的肉末。

  对于这份堪称“朴素”的食堂饭菜,李延庆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大哥李延顺曾聊及,宫中负责给殿直护卫提供饭菜的食堂也是极其难吃,李延顺经常在饭点和几名同僚结伴出宫吃饭。

  李延庆还听说政事堂的伙食也是差劲无比,就连以生活简朴出名的首相范质都难以接受,时常从家中带午餐去政事堂吃。

  宫中护卫的食堂,还有政事堂的食堂尚且如此,李延庆自然不会对国子监食堂抱有什么期望。

  只是律学馆的学业繁重,李延庆懒得去外边吃午餐,从家中带饭在这寒冷的冬季也不太现实,冷冰冰的午餐只会把肚子给吃坏。

  这国子监食堂的东西虽然清淡又难吃,但好歹是热饭热菜,用料也很健康,不会把身体给吃坏了。

  至于肉这种东西,下课后回家补上就行了。

  端着饭菜,李延庆环顾了狭小的食堂一眼,大约三十来张方桌边上几乎都坐满了人。

  李延庆不由有些纳闷,不是说今年新生就五十二人么?早晨来国子监时都碰不到几个人,怎么这到了饭点就冒出来这么多人?

  “三郎,这边这边。”司徒毓终于在角落里寻了张靠墙的空桌子。

  李延庆端着托盘走到方桌边,将托盘放下:“没想到这食堂里座位会这么紧张。”

  “能蹭饭,自然人就多,开封城里的粮食可不便宜。”司徒毓拿起筷子敲了敲饭碗:“在这吃饭的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国子监官员和胥吏的家属。”

  李延庆闻言转过头看了看,用餐的人群里,确实有不少穿着不像学生的人。

  “确实。”李延庆夹起一片水煮萝卜放入嘴中,意料之中的寡淡无味。

  即便此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