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 skeleton key-06_鉴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书阁楼主的言遣词造句十分凌乱,长长一篇两千多字下来,几乎没有几句重点,而且主观表述颇多,还掺杂着许多过于情绪化的描述,绝大部分人怕是只匆匆浏览两三行就会忍不住叉掉网页了。

  不过作为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精神科医生,谭夫人还是很快用她的专业眼光解读了主楼的帖子。

  患者情绪低落,活动兴趣丧失、快感缺失,自罪自责,思维奔逸,并出现了幻听、幻觉和妄想症状,以被害妄想为主,伴有嘲弄性和谴责性的幻听,同时还出现了睡眠障碍、头疼、胃疼和食欲减退等躯体症状。

  谭夫人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位非常典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

  “这个用户JK324331,就是肖斌。”

  柳弈对身穿白大褂的温柔女医生说道。

  “他的注册账号绑定了手机和邮箱号码,我们已经请专人代为核实过,确实是肖斌本人没错。”

  “原来如此。”

  谭夫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样来,他还是不相信我啊……”

  自从网络普及以后,现在的年轻人,但凡有些什么头疼脑热、病痛不适,都非常习惯于到网上寻求帮助,“隔空病”已经变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然而事实上,就像传统中医病讲究“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西医也一样。

  除了问诊之外,还要“视触叩听”,以及许许多多现代检验、影像、病理等检查技术的加持与配合。

  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仅凭一条网线,还有病人相对主观和不够准确的文字描述,想要诊断清楚某样疾病,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那些,风险性还是很高的。

  作为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肖斌的情况又和其他器质性病变的病患有点不太一样。

  绝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本就比正常人更为多疑。

  尤其是当他们开始出现罪恶妄想和被害妄想的时候,更是常常会觉得自己身处窥探、监视之中,时刻可能被人控制思想,进而对其他人——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很显然,肖斌的情况就是如此。

  在他上网向陌生的医生求助的时候,就表示他已经把谭夫人这个给他治病治了两年多的医生归类到了“不可信任”的人里面。

  对此,谭夫人虽然觉得遗憾,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从她入行以来,已经见过许多无能为力的事情,肖斌自杀的悲剧,也是其中之一。

  “您再往下。”

  柳弈提醒道。

  于是谭夫人花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将柳弈给她的几页纸全都浏览了一遍。

  在肖斌提出问题之后,陆续有几个网站的注册医生给他提供了分析。

  他们有的只是给楼主复制黏贴了一遍精神病学里关于抑郁症的说明,又或者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这是有病,得去心理科之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