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和平教亡我之心不死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朝进军,企图征服埃及。

  第二个方向是巴尔干。1490年,英勇善战的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驾崩,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军巴尔干创造了有利机会。

  1492年,正当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格拉纳达王国最终覆灭之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对匈牙利王国发动进攻。当年主要是侵袭和劫掠。149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对克罗地亚和下施泰尔马克发动攻击,1493年9月9日的阿德比纳附近的克尔包沃原野战役中,战役中克罗地亚贵族几乎被消灭殆尽,克罗地亚士兵阵亡7000人。大批克罗地亚难民逃往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沿海。

  斐迪南得知这个消息时,离他开始去往新大陆的航程只有10天了。不过他对此不甚在意,反正巴尔干半岛的死活不关他的事。

  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胃口太大了,他们另一个方向是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和地中海岛屿!这是斐迪南无法容忍的!因为地中海中部极其重要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此时都在西西里王国的统治之下,而斐迪南就是西西里国王,也就是说西班牙的领土已经受到了威胁。

  而148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曾经占领过那不勒斯王国的奥特朗托。那不勒斯王国现在是西班牙的亲戚和盟友,未来则是西班牙的领土!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不仅仅是构成表面上的威胁,它确实是在赤裸裸地威胁着西班牙的国家安全、势力范围和领土完整。

  所幸1492年之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没有接受格拉纳达王国的求援,不然天知道今天伊比利亚半岛会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西班牙本国的和平教即摩尔人却还在活蹦乱跳地待在那里。历史上西班牙驱逐摩尔人、抹去和平教的事业,就是由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国王在1500年以后的几年完成的。

  情报部门尼德霍格一直在严密监控着格拉纳达和安达卢西亚的局势,目的并不是为了遏制未来的叛乱,而是为了掌握好叛乱的节奏,甚至斐迪南连控制叛乱的规模都想法也没有。

  历史上摩尔人叛乱后虽然一时间风起云涌,但连格拉纳达王国的国家机器都被打碎了,他们根本没有力量进攻城市,只能席卷乡村地区,为了获取粮食,摩尔人大肆劫掠卡斯蒂利亚村庄,屠杀卡斯蒂利亚平民和战俘,连贡萨洛元帅的哥哥阿隆索··科尔多瓦都被杀,当然现在他不会遭遇这种命运,因为他人还待在纽约呢。

  然后摩尔人叛乱蔓延至安达卢西亚,安达卢西亚正是西班牙贵族势力最大、土地最多的地方,这里不是政治经济中心,但是贵族势力太大了。这些贵族的领地和庄园都遭到了损失,他们就希望谈判解决问题,把摩尔人送到北非去。

  结果西班牙双王竟然接受了这个意见!都已经打出血海深仇了,居然把他们送到北非!结果可想而知,海盗头目海雷丁的队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规模膨胀的,大量对西班牙心怀仇恨的摩尔人为北非海盗提供了大量人员基础。

  所以按照斐迪南的决策,叛乱规模越大越好,而且要让安达卢西亚成为主要叛乱区,让当地贵族势力遭遇决定性的打击,让他们从此一蹶不振,至于摩尔人,在他们当完这把刀之后,如果不想死于卡斯蒂利亚军队的刀剑枪炮之下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跳进直布罗陀海峡,兴许你们可以游过去呢?噢,游过去也不行,对面是葡萄牙人的休达要塞……

  “和平教亡我之心不死啊!”斐迪南深感形势严峻,他可没开玩笑,到1499年,按照历史,卡斯蒂利亚军队和奥斯曼军队就要过一次招了。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