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前夕【视察】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模远征美洲!这里就不得不对后世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示遗憾。

  后世的太阳系霸主伊比利亚及亚美利加联合帝国-夏,即中西共主邦联,关于斐迪南大帝的各种影片自然是少不了的。遗憾的是,尽管大帝本人屡次表示抗议,此类影片的评论、弹幕礼仪仍然得不到遵守。甚至连后台硬的UP也胆敢以身试法。

  以下是b站纪录片《征服美洲》(1496年第三集)简介中的一句不文明用语:

  斐迪南:“让开,我要开始装b了!”

  【UP走得很安详】

  ……

  1496年的1月5日,地处地中海西岸的阿拉贡第二大港口、第三大城市(此时尚次于萨拉戈萨)巴伦西亚,不像欧洲其他地区那样,感受到难以忍受的严寒。

  地中海西滨的冬季,温和湿润。巴伦西亚为胡卡尔河及其之列卡夫列尔河流贯。自罗马帝国时代以来,灌溉农业已很发达。

  对于这颗“地中海的明珠”,斐迪南感到一种来自后世的亲切感,因为这里的气候像八闽大地,这里近海的农作物不是撒丁岛的麦类,而是水稻——符合斐迪南的饮食习惯。同时,自711年阿拉伯帝国入侵以来,稻米、橘子和火药被带到了这里。

  没错,还有一项火药,这里是现在和未来西班牙一个重要的火药生产地,还将建立火炮的生产厂,供应很大一部分的火药和枪炮,让西班牙方阵纵横欧洲,征战海外。这说明作为这里本就很有军工基地的潜力,能够实现斐迪南在大陆上缔造军工复合体的宏大计划。

  不过,巴伦西亚现在最主要的产业是造船!这里是阿拉贡最发达的造船业中心,斐迪南过去四年内,持续不断地在阿拉贡所有港市和卡斯蒂利亚部分造船厂建造盖伦船、飞剪船,其中四分之一出自巴伦西亚造船厂,其中盖伦战舰的产量一半来自该厂。从佛兰德等地聘来的8000名造船工匠,60%集中到巴伦西亚。此地的造船厂、船坞一再增建,并且对技术进行了若干改进。

  巴伦西亚并非舰队出发的汇集地,时间也对不上,斐迪南自然不是来观看舰队出征的壮举。

  今天,斐迪南就是作为一位国王,做一点微小的工作,来视察此地的。

  映入眼帘的,是宽阔马路、耸立的楼房、整洁的城市、优美的环境,这一切都吸引了他的目光……

  (内心独白:咳咳,其实吧,事实是,我看到的是,行色匆匆的水泥工,拔地而起的公厕,威武的城管,哀嚎(被拖去参加劳动)的乞丐……最有特色的还是菜市场……)

  之后,斐迪南来到了巴伦西亚的造船厂和船坞,他要看望这些工程的伟大建设者们。繁忙的造船厂,一艘艘盖伦船正在铺设龙骨。过去几天,有数艘船只已经建成,如今正停泊在巴伦西亚港湾里。

  斐迪南国王陛下驱车来到造船厂时,在听取了厂长关于新船建设情况的汇报后,斐迪南国王陛下头戴安全帽登上了高处,现场察看造船厂的作业过程。

  目睹工人们的辛勤劳作、拼搏奋斗,斐迪南国王陛下十分兴奋,他转身问厂长:“这些船,1艘要造多久?”

  厂长回答说:“最高记录是佛兰德船工12天拼装了一艘福禄特帆船。但盖伦船,尤其是战船的工期要长得多,如果熟练工匠和木材供应都十分充足的时候——我们这两年都能享受条件——三到六个月就能完成一艘五百吨的普通盖伦船。尔一艘做工精良的六百吨战舰,通常要半年以上乃至一整年。这都多亏了船工们的努力工作,尤其是佛兰德的工匠和技师,贡献很大。”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