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8章 燕山的捷讯_魏武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战事,再将西线军粮调派部分往燕山,便可相对消除国内矛盾。

  所以,朝臣们久违的看见魏侯笑了,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自然该高兴。

  随后魏侯便让军尉府的人主持此时,到时候任务下派下去,便可让襄平大营的军队直接向鲁国施压。

  被魏军教训之后的鲁国,想必是不敢有多大反抗的,否则魏侯不吝于直接灭其国祚。

  …………

  当赋闲在家的高承德听到朝堂上的方案后,心里却泛起了担忧。

  鲁国是他打下了半郡之地的,所以他对鲁国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也是他担忧的源头。

  鲁国虽富,可今年才遭兵灾,想来也是没有多少存粮的,又能敲出多少粮食?

  而且,鲁国新拿下的半郡之地,现在的统治还未稳固,若强行征粮很容易闹出祸端。

  高承德在心中在叹气,可一边的高常诚却显得有些兴奋,只听他道:“父亲,这五公子还是真是不负众望……短短两月,便将匈奴赶了出去!”

  对此,高承德也流露出敬佩之色。

  是的,高承德当初不去燕山,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收拾燕山的局面。

  可这位公子倒好,刚一到燕山便将匈奴骑兵吓得后退数十里,解了靖北城之围困。

  而后更是用很简单的围困之法,便将匈奴人的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后逼不得已与其决战。

  而决战的过程就更加传奇了,短短一天时间内,十数万人的决战结果便出来了,匈奴直接溃败而逃。

  甚至高承德这时都在想,匈奴人莫非是在有意配合?否则这位公子怎么会如此顺利。

  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故而,此时高承德也只得叹道:“英雄辈出,为父却是老了!”

  没错,即便是高承德不服老,但身体的原因已经让他不再适合领兵,所以他也不得不服老。

  见老父亲这个样子,高常诚便劝慰道:“父亲老当益壮,岂能言老,明岁君侯还指着您主持襄平大营之事呢!”

  其实这话高常诚自己都不相信,老父亲的身体他是再清楚不过,是真的不适合去战场上了。

  对自己儿子的话,高承德只是笑了笑。

  他此时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魏侯的艰难之处,几个儿子究竟谁为接班人呢?

  现在的他没了带兵的心思,倒是开始考虑上这些问题。

  甚至此时高承德还在想,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谢、赵、张、王四家的老家伙们,心情肯定不会很好。

  …………

  和高承德的担忧与好奇不同,对魏无忌之大胜武安百姓已是议论一片,几乎占据了他们全部的话题。

  现在西面战局焦灼,全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大胜,便是魏无忌在燕山驱逐匈奴,这让憋了许久闷气的人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先前北疆战局多么糜烂,而现在……两个月时间,匈奴人便被魏无忌赶出了长城。

  如此战绩,武安百姓又岂能不赞叹。

  战神就是战神,武扬君就是武扬君,一出手对手便无招架之力……这是武安百姓普遍的想法。

  可以说,这一次大胜在武安百姓心中,再次加深了对魏无忌的崇拜。

  而武安百姓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大捷的消息不断传开,当其他各郡百姓知道这些消息后,还会发生同样的效果。

  甚至于此时还会有人在想,既然西面战事如此焦灼,那么何不派武扬君去西面主持战事。

  若是武扬君出马,卑鄙的秦国和楚国,恐怕照样毫无抵抗之力吧!

  但这也只是百姓的想法罢了,朝堂诸公却是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魏无忌已经染指了岭北大营,难道还让他把长平大营和西关大营撰住?做梦去吧。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