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八章 踩过地雷的龚情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阁来真被御使道参上本,最多被朝廷斥责滥用公器,放任门生冒领堪合挖嘉靖主义墙角。

  老徐没个奈何,估计会上表请罪自辩,丢个大人。

  他身为次辅,别人或许不会拿他怎么样。可老徐冤啊,这事分明就是王若虚干的,怎么扯到自己头上来,未必就不迁怒周楠。

  周楠被参上一本,相当于行政记大过,会影响未来前程的。而且,这十几船铜钱怎么办?他心中懊悔的同时,直想骂娘。

  见周楠一行人面面相觑,龚情的一个随从又喝道:“磨蹭甚么,都报上官职,在什么地方当差,说不出来了吧?”

  周楠心中飞快转动,猛地想起这个龚情是什么人了?

  前一阵子在下面调研的时候,在偶然中听一个官员说过。

  这龚情在两年前可是京城政坛上的名人,很是出了一次名。

  事情是这样,龚御使是嘉靖早年的进士,做科道言官之后,本前程一片大好。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都呆在都察院里不挪窝。看同僚们要么是一省巡抚、布政使,要么是部院官员,他心中也是急了/

  嘉靖三十八年的时候,龚大人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得搞事,就上表请巡视太仓银库。

  所谓太仓,就是中央财政存银的地方,是国库。科道每年都会派人去审计监督,别人去了也就是走走过场,看看帐本没大纰漏就过去了。

  这个龚情居心要搞事情,他也知道太仓的帐目一直都有问题,欲要拿太仓开刀博取名望。

  一查,果然查出问题。就上折子说,臣于本年正月奉命巡视太仓银库,经稽核库贮银两七十四万有奇。至今未及半年,库贮银仅余八千余两。

  各边之年例,商铺之货价,折俸之绢布,军营之草豆盐米,均未支付。国储至此,可为寒心。请皇上责令提督仓场侍郎月报银库内外出入之数,务在简易明白,一览可见盈缩。

  疏上,户部请令仓场侍郎每两月一具报进呈皇上御览。

  嘉靖一看这道折子,大惊,朕的国库竟然只有八千两存银。这点钱连用来给大臣开工资都不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蒙古人入侵,拿不出军费,朕怕是要变成第二个英宗皇帝了。

  于是就准了龚情的奏折,并下旨申斥户部,让他们将所亏欠的国库补上。

  这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户部的错,但最后却牵扯出了严嵩。

  原来,严嵩为了替嘉靖筹措搞封建迷信的费用,经常在户部国库拆借。龚情闹这么一出,让户部一月报一次收支情况,断了严阁老临时借调大笔资金的路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严下来之后和嘉靖解释清楚这件事。

  皇帝才和自己手下这个首席ceo达成了谅解。对龚情弄出的这件事也大为不满。

  接下来两年,龚情的日子过得甚苦,遇到该升迁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