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93章 战略部署_丰碑杨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以为赵光义只是准备了六十万禁军兵马,可是当杨七仔细的听过以后,发现他还是小看了赵光义。

  因为赵光义不止准备了六十万禁军兵马,还有近三十万的厢军,再算上杨七自己麾下的十几万兵马的话,赵光义此次伐辽的兵马,已经超过了百万。

  在这偌大的疆土上,敢兴兵百万的人,只怕也只有赵光义一人了。

  即便是杨七,也没有这个资格。

  杨七纵然是有钱,也不可能兴兵百万。

  超过百万的大军集结,不仅要靠钱财,更多的是靠人口。

  赵光义手里有几千万的百姓支持他。

  而杨七手里却没有这么多人。

  同时,杨七也心惊赵光义的大胆。

  兴兵百万的豪赌,估计也只有赵光义能够干得出来。

  赌赢了,自然是血赚。

  不仅赚了开疆拓土的名头,还能活得一大批的领土和臣民,更能获得海量的财富。

  可是赌输了呢?

  也许赵光义觉得自己稳赢,根本没想过赌输了会怎样。

  但是杨七却知道赌输了会怎样。

  这就像是抽出了大宋的脊梁在血拼,赌输了,大宋的脊梁就断了。在辽人面前,就再也抬不起头。

  杨七暗自对比了一下,赵光义三次北伐辽国,其实跟隋炀帝杨广三次远征高丽有一拼。

  虽然在距离上有长有短,但是赵光义比隋炀帝杨广赌的更大。

  赵光义三征辽国,皆大败而归。

  大宋没有因此分崩离析,实在是运气了得。

  当然了,也有百姓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五代十国的战乱,他们不愿意再动乱,渴望和平的心态使然。

  这要是放在汉末或者是隋末,必定狼烟四起,群雄逐鹿。

  随着商讨的逐渐进行,杨七了解的也越来越多。

  具体的分兵路数并没有改变,只是相应的兵力有所改变。

  中军统帅由曹彬担任,慕容德业为副帅,王超为先锋,率领三十万禁军,二十万厢军,沿易州而上,出瓦桥关,破铜台关,直逼幽州一线。

  右军统帅由石守信担任,高处恭为副帅,呼延赞为先锋,率领二十万禁军,十万厢军,过沧州沿海而上,直逼榆关一线。

  左军统帅由杨延嗣担任,杨延平为副帅,殇倾子为先锋,率领本部十一万兵马,出陈家口,过朔寰二州,直逼云州大同府一线。

  整个作战计划,就像是三条分开的线,集中散开,沿着三条线,分别侵入到燕云十六州。

  以上只是第一步的作战计划。

  第二步的作战计划,以中军攻克幽州为基准,一旦中军攻破了幽州,就会一路横扫,直插顺州、檀州,兵临古北口。

  右军会在同时,转战蓟州,到达古北口和中军会合。

  左军则负责奔袭武州、新州,过儒州,抵达古北口会合。

  古北口就是赵光义选定的和辽人决战的地方。

  整个作战计划,在诸多文臣武将们商讨下,非常完善。

  只是相对而言,杨七统帅的左军,算是压力最大的,他的战线也算是拉扯的最长的。

  偏偏,杨七统帅的左军,是三军中兵力最弱的一军。

  对此,杨七只是皱了皱眉头,并没有说什么。

  赵光义和文臣武将们商讨出的这个作战计划,很明显除了在征讨辽国之外,还有间接的削弱杨七麾下兵力的目的。

  事实上这个作战计划早就拟定完善。

  他们只是装模做样的演了一场戏,然后把作战计划告诉杨七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丰碑杨门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