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53章 回代州_丰碑杨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七在驿站里歇息了一夜。

  在这天夜里,驿站里断断续续的汇聚了不少人。

  等到杨七第二天启程的时候。

  原本人员稀少的车队,一下子冒出近百人的护卫。

  这可把杨洪吓的不轻。

  等杨洪去找杨七的时候,却被杨七告知,这些都是自己人。

  杨七懒洋洋的侧躺在滑杆上,正在和彭湃叙话。

  “皇姑观里的事情,处置妥当了?”

  彭湃一边策马跟着杨七,一边说道:“按照最初的计划,属下准备挖一个地道过去的。地道挖了一半,您就和赵普达成了协议。所以属下只需要派人再填上地道即可。”

  杨七侧躺着,慵懒的说道:“那就好,以后做事首尾一定要收拾干净。皇城司的人,都是属狗的,鼻子可灵了,别让他们抓到把柄。”

  彭湃点头道:“属下明白。”

  交代了彭湃等人谨慎行事以后,杨七就躺在滑杆里,身上盖着一张熊皮,闭眼假寐。

  为了怕太阳晒着,杨七还命人在滑杆上,搭建了一个遮阳用的篷子。

  行行复行行。

  有杨七这个重伤员拖累。

  一行人从汴京城到代州,足足用了十五天的时间。

  等他们到代州的时候。

  春风已经拂过了大地,万物开始复苏。

  青嫩的草叶子、树芽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外冒。

  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百姓们正在挥汗如雨的耕种。

  一进入代州。

  耕种的气息就更浓的。

  凡是碰到的百姓,身上隐隐都能感受到一种朝气。

  干起活来特别卖力气。

  杨七眺望着田地里劳作的百姓们,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寇准果然是一介治国良臣。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焕发出了代州百姓身上的朝气。”

  进入代州以后,杨七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放缓了脚步,一路上明察暗访的观看着代州各地的变化。

  等杨七到了代州城外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了。

  临近代州城,那种热火朝天的感觉就越发的明显了。

  有不少年轻的汉子,行色匆匆的往代州城赶。

  杨七拍了拍滑杆,彭湃就识趣的凑到了他身边。

  “找人去问问,这么多年轻的汉子去代州城做什么?”

  彭湃得令,立马派人去探查消息。

  一会儿过后,彭湃回到杨七身边,回禀道:“少爷,这些人都是去投军的。大同军开始征兵了,他们大同军如今换了主将,饷银给的足,而且从不拖欠,所以都去参军了。”

  杨七仔细观察了一下路上的行人,皱眉道:“我看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明显不满足征兵的资格,还有些人年龄太小了。这些人也去参军?”

  彭湃愣了愣,笑道:“他们也是去碰一碰运气的,如果不成,他们就进城去务工了。夫人在城里,重新把酒作坊开起来了,而且规模比以前还大,所以需要的人手多。他们这些人,都是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