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三十三(取名字好难)_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吓了一跳,卧槽,父皇你别冤枉我,我是挺喜欢当混蛋的,但不意味着自己喜欢打仗啊。

  要知道,自己和历史上的明武宗最大的区别就在这啊,自己喜欢继承昏庸好色的特质,可打仗,自己是万万不会的。

  太危险,太危险。

  以前朱厚照实在是不明白,历史上,好好的皇帝不当,京师不舒服吗?非要天天要去打蒙古人,要御驾亲征。

  直到成为了这位爷,才总算明白过来。

  要知道,正德朝上演最多的,就是某一天夜里皇帝突然不见了,然后大大小小的官员兵分几路,要么去宣府,要么去山海关,最远还要准备大同。

  没别的,得把皇帝弄回京啊。

  皇帝连夜跑了,说出去怕都是没人信。

  所以啊,各地的边将多一份责任,一定要把皇帝给拦住啊。

  朱厚照想了想,算了算了,我惜命,不敢不敢。

  可还别说,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喜欢打仗,他还真的能打仗。

  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击。

  这位爷可算是等到了机会,火速回京布置亲征。

  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臣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

  但一心要干仗的朱厚照怎么可能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

  最后,居然打赢了。

  虽然史书上以一种戏谑的手段描绘了这一场所为的应州大捷,斩杀十来人,明军损失五十人,如同玩笑,成为了后世史书的笑谈。

  即便如此,史书也不得不记载,蒙古退。

  可这笑谈的背后,细思极恐,可以说是如芒在背。

  要知道对面是蒙古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率领五万人,而明军几乎是调动了长城沿线的所有精锐。

  后来记载,明军稍弱,双方加起来十万多人,就是打个照面,怎么可能只有百人的伤亡。

  这么的,都在后面大喊六六六,加油助威:不成?

  更何况对面是蒙古人小王子啊。

  一个萦绕在弘治,正德朝北边的噩梦,将一盘散沙的蒙古聚拢起来,中兴了蒙古,一次又一次威胁着帝国的边疆,不知道有多少总兵折在他手上啊。

  可就是这么个老油条,居然被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的正德皇帝打的不得不退走。

  这,颇有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既视感啊,让后世人实在不明白。

  可直到成为了朱厚照以后,这才明白这位不正经的皇帝为了这一战做了多少正经事。

  一个从四五岁起,就把延达汗视为生死大敌的人,十年如一日的琢磨着这人。

  你说可不可怕。

  但不意味着,现在的朱厚照,一心要打仗啊。

  他现在想的,就是挣钱,享受生活,自己去看王越,纯属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罢了,当真对什么兵法打仗没什么兴趣啊。

  朱厚照连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