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臣有简上奏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

  每年也就仅有那么三两个考生,不属于门阀望族子弟的行列。

  御史大夫大儒孔寒友,举荐的是他的弟子董贤良、晁方正,并非其族人。但就算不是族人,也是亲传弟子,亲厚更胜自家子弟。

  这已经是岁举的惯例。

  年年如此,名单一眼看过,都是一群“老熟人”。

  项燕然每年看这份岁举名单,都会有一种年年岁岁,似曾相识的感觉,自然有些麻木。

  感到失望,那是因为名单毫无新意。

  可是,不举这些人,又举谁呢?!

  金陵十大门阀财力雄厚,耗费巨资办私塾,培养家族子弟求学。士子们跟着家族长辈,自幼耳濡目染,见识和学问也都是最顶尖的。

  其余儒生颇多,但大多数见识狭隘,想要从众多儒生里挑出有用的人才,难如登天。其余平民百姓,连大字都不识一个,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项燕然对此也无奈。

  他又看了一遍名单。

  名单有一个叫主父焰的,名字奇怪,显然不是什么世家望族。此人是九卿之一大农令杨褚,举荐上来的,而且并无亲故关系。

  “杨卿,这主父焰是何方人士?”

  项燕然有些奇怪。

  大农令杨褚,拱手道:“回陛下,此人一介贫寒,却所学深广,非儒、非道、非法家,在金陵游学,学贯百家。因其学问庞杂、家境贫寒,颇为受众儒生、士子的排挤。

  臣见其形单影只,颇可怜,便与他交谈。不想相谈甚欢,引为知己。正所谓‘道相同,不谋而合’。故而举荐之!”

  项燕然笑道,“好一个‘道相同,不谋而合’。杨卿行事,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特立独行。”

  今年的名单总算有那么一个,让他感兴趣的考生了。

  这份岁举名单,也没什么问题。

  但小昏侯楚天秀没有写入名单里面。

  “小昏侯的自荐书,被丞相驳回了?”

  项燕然笑问道。

  谢胡雍主相面色有些委屈,“陛下,昏侯府乃‘世袭罔替’侯爵,臣不过是‘世代降’等侯爵,不敢擅自驳回小昏侯的自荐书。

  但小昏侯在自荐书中出言无状,居然自称‘吾有丞相之资也,愿为陛下分忧!’

  因其言论涉及到微臣...臣不敢做主,请陛下裁定,是否允许其参加岁举!”

  项燕然下了大殿台阶,来到众臣中间,那一辆牛车的竹简前面。

  一堆几百卷竹简。

  他有些好奇小昏侯楚天秀都在自己的自荐书里写了些什么东西。随便翻了几卷,真有让他耳目一新...另类惊艳的感觉。

  他第一次发现,小昏侯居然这么能编,别人一句话的事情,他硬是连吹带编写出了几千字的故事。

  不过数量太多了,就算花一个早朝的时间,也是看不完。只能等退朝之后,抽空再看。

  翻开最后的一卷竹简。

  项燕然打开一看,卷轴最后,赫然看到了小昏侯那句气的谢丞相摔竹简的话。还被谢主相用大红批注过:竖子,气煞老夫也。

  项燕然已经明白谢丞相的意思。

  谢丞相不愿意自己驳回,想请皇帝出面驳回。

  “众卿意下如何?”

  项燕然不置可否,问道。

  “陛下,小昏侯若是有丞相之资,那两位丞相大人该居于何位?”

  “小昏侯出言无状,冲撞了丞相。恳请陛下,驳回小昏侯的自荐书!”

  立刻有几名和谢丞相交好的官员,为丞相抱不平,站出来请奏。

  ...

  太尉李荣领衔武官位列朝堂之上,听众文臣们纷纷抨击小昏侯,不由有些头疼。

  他正准备在今日早朝,为浑身一团漆黑不见光亮到处惹祸的上门女婿说几句好话,让皇上改观一下对小昏侯的看法,殿试策问之后也好给女婿个小官当当。

  但这一辆牛车的自荐书,自比丞相,把谢主相给气得够呛...这该怎么让谢丞相消气,挽回皇上心中糟糕的印象?

  他正准备出列,缓和一下。

  “且慢!臣,亦有简上奏!”

  却见御史大夫孔寒友已经上前一步,直接打断了众大臣们的议论。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