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 丞相心中的纠结_楚氏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丹阳铁匠们都要学,发明出更好的钢。有新钢材出来,他重重有奖。”

  老铁匠很是自豪。

  众大臣面面相觑。

  小昏侯太强悍了!

  小昏侯这是以一人之力,把丹阳县炼铁术,给拔高了一个档次啊!

  就像他发明昏侯纸一样,把大楚皇朝从竹简时代,带入了纸时代。

  “你们县令大人,就不怕别人学去了?大楚各郡都有铁匠...他们外地人学去了,你们岂不是挣不到钱了?”

  项燕然问道。

  “哈哈,铁匠来我们丹阳学冶铁,丹阳县欢迎啊!

  这小半年,大楚至少来了几十位打铁宗师,都是想要偷学带走...只是来了之后一个月,他们就不愿意走了。

  他们说,这天下没有比丹阳县更适合打铁的地方了。就算回去老家,既没有小高炉,也没有铁矿山,当地官员对他们也浑不在意。

  几个人打铁有什么劲啊,几万铁匠一起打铁那才叫有意思。

  这丹阳县,才是铁匠发家致富的宝地。外地铁匠来了,可以直接加入本县的户籍。

  县令大人就不用说,对咱们铁匠是恩重如山,再生父母啊!县衙上上下下所有小吏、衙役,对咱们铁匠都是客客气气,把咱们当成上等人。

  这在其他县城,谁会多瞧咱们匠人一眼?他们又不傻,这种宝地不待,去其它地方。”

  老铁匠大笑。

  ...

  皇帝和众大臣们看了小半个时辰,听了一堂课,便离开夜校。

  皇帝缓步走着,沉默着,似乎在深思着什么。

  这丹阳县治理的好啊!

  小昏侯这金手一指,把丹阳县化废为宝

  这个法子,能复制到其它县去吗?让大楚,冒出几十座,上百座丹阳县吗?国力成倍成倍的暴增?

  估计,很难!

  这丹阳县的马鞍山,一座巨大的铁矿山,矿石几乎不费什么钱,只要人工就行了。光是这个巨大的好处,就不是别的县城可以媲美的。

  丹阳县占了这么一个好处,找对了方向,使足了劲发展钢铁,全城百姓一起打铁。这才短短半年,成为一座钢铁重镇。

  别的县。好像,做不到啊!

  皇帝项燕然心头有些遗憾。

  不过,就算无法复制。这座丹阳钢铁重镇的价值,对大楚的作用也是极高。

  太尉府每年都要督造大批的兵械。

  让丹阳铁匠来打造,大楚将士的兵刃,会变得更加锋利。铠甲,会更坚固不可破。

  平日无战事,丹阳县打造农具、家用铁器,也是对农夫耕田有大好处。

  这对大楚皇朝是大利。

  大臣们也沉默了。

  心里,更难受了,更憋屈了。丹阳县上报的政绩清单里面,连学校都是真的,只有少报,没有多报。

  孔寒友心中很痛苦,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有私心。

  他希望有朝一日,儒家能独尊,一统诸派学说。

  可是身为大楚皇朝的丞相,但也有公心,有梦想。

  他也盼着,自己身为宰相,主政大楚皇朝,给他五年、十年的功夫,打造出一个巍巍盛世。

  他希望自己史册留名,成为大楚皇朝最赫赫有名的丞相。

  小昏侯治理丹阳县,政绩显赫的亮瞎他们一群三公九卿大臣的眼,堪称大楚的县令中的楷模。

  虚报了政绩吗?

  没有。

  有做错了的地方吗?

  没有错。

  唯一错的,只是小昏侯不是儒派,也不是门阀勋贵派。不是他们的自己人,而是....政敌。

  政敌,就是儒派掌权道路上的障碍。

  哪怕小昏侯做的都是对的,也必须打倒在地!

  否则,儒派的崛起,迟早要毁在小昏侯的手里。

  如果不能给小昏侯定罪,此番微服私访回到金陵城。全国郡县政绩大考排名出来,皇上肯定要给小昏侯升官。

  该下决心了!

  孔寒友深吸了一口气,朝旁边的一名官员微微点了点头。

  那名官员心领神会,目中露出阴狠的光芒。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