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3章 等待消息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正昆想了半天后试探着问:“万总!你的意思是我用几十个数据库组成一个网,不管一天来多少数据这些数据库都在同时的工作同时的处理这些数据,一个优点是不管你一次性来多少数据都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第二个是拥有足够大的空间,理论上可以储存无限的数据,就像一座可以容纳万物的天空一样。”

  “来!杨工!干一个,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两人干了一杯啤酒后,杨正昆接着考虑。

  “可是万总有一个问题呀,怎么解决这些数据库或者是计算机之间的平衡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的都等于零呀?就是说每天接受到的信息怎么才能均匀地发给各个独立又串联的数据库呢?其中一个终端出现问题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全网都的玩完。”

  “嘿嘿!这个就是你们要解决的问题了,我又不是很懂,我要是能解决就去申请传利卖钱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研究研究?”

  杨正昆点燃一支烟:“这个东西可不好研究,研究起来可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

  “我可以给你五到十年的时间,从现在开始给你充足的预算和你需要的人手,在二零一零年前能研究成功就行。”

  “我得考虑考虑,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没问题,你考虑好了给我答复。”

  杨正昆当然是这块料了,上一世阿狸的阿狸云就是他研发出来,出现两年就打破了甲骨文连续九年对世界第一的垄断。

  起源于七十年代的分布式数据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今天也没人研究出来。

  当然,现在掌握着集中式数据库技术的米国人也没必要去研究这个,人家处于垄断的阶层。

  不管是甲骨文、IBM、维软,它们的主机稳定,一台动辄数百万米元。

  存储空间不够,那就只能再买一台,二来卖硬件+技术服务费的模式可以随意宰割没有这项技术的外国企业,高额的利润和垄断的地位让他们没有动力浪费精力去研发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上。

  不但没精力去研究,一旦有人研究成功了,它们说不定会把专利买去束之高阁。

  这玩意如果真的出现可是要它们命的存在。

  上一世,阿里云前脚宣布成功用于实践,甲骨文老总就气急败坏地宣布甲骨文退出华国市场,还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

  这是你退出的事儿吗?你特么是被赶出去的。

  上一世,甲骨文被赶出华国市场就是杨正昆干的,这一世,这个任务还得交给他,而且还提前了十多年。

  把创意交给杨正昆后,万峰的神经就开始变得紧致,因为那次震惊中外的炸弹时间就快要到来了。

  夜莺被击落因为消息的封锁,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事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但是这个事件在北约在米国高层却引起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