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6章 讲给儿女听_穿成福运小娘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向儒是实诚人,不懂替自己邀功,但潘再水哪能不说公道话?

  而且,秦向儒帮他的,可不单单是分拣。

  分拣之后,再打包还需要写单、贴单,这是分派给投递行雇用写单人的活儿。一旦他做不完,积攒下来的,都被秦向儒揽了下来。

  虽然这段时间忙碌,不停手的加班,但诚运这个写单人却很踏实,其中便有秦向儒的因素。

  人家秦向儒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在京城进学,如今又是鸿江船厂的座上宾,身份可比他们这些落魄书生强多了。

  即便有这样的根底,这位公子的表现,却没一点儿倨傲嚣张。

  每每进了诚运,虽则被诚运几个管事人尊敬着,但他起手先做的,便是最紧张的、自诩读书人不愿伸手的分拣工序。

  还有陪同过来的秦大奶奶,那是有丫鬟伺候的人。时不时的,身边还会跟来一个颇有气派的嬷嬷。

  这种平民百姓不敢想的身份,一样跟着她家夫君,麻利的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这两位放在那儿,谁还好意思拿捏他们读书人的身份?

  中年书生那几个,都是歇工之后便回家的,没亲眼见识过秦向儒夫妇,这才养就了那份优越感。

  潘再水很知道好歹,别说人家夫妇二人帮了他大忙。就是秦家大奶奶的丫头,在他这忙碌的环境中,也起着很大作用。

  周彩兰谨守秦家媳妇的本分,在这人员纷杂的环境中,不好太过随意。通常都是陪在秦向儒旁边,两人一起做事。

  但丫头半悦却没那么多讲究,周彩兰心细,考虑到晚间分拣包裹时,有若干照明的火烛。

  这种情况,若一个不小心碰倒了烛台,引起火灾什么的,就算能及时扑灭,那也很不得了。

  她便叮嘱半悦,四处查看火烛放置情况。

  半悦年纪虽轻,却也是照着大宅子的规矩调教出来的。放置烛火的注意事项,便是作为丫鬟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之一。

  有半悦这样的业内人士,全心全意的照应防范,又让潘再水好一番省心。

  潘再水和秦向儒夫妇各自坐定,把两人这段时间的辛苦和功劳,说给袁冬初听。

  袁冬初听罢,不禁调笑周彩兰道:“彩兰居然这么能干。大家都忙着包裹送不出去,你却能想到,如此混乱场面中的火烛隐患。没想到悄没声的,你也是有大才干的人呢。”

  周彩兰亲密地坐在袁冬初身边,听她如此调侃,笑着轻推她一把:“还说什么姐妹,你就这么笑话我的?”

  袁冬初继续笑着:“我就奇怪了。这么聪明的人儿,明明做了好多事情,一进门却只顾着问八卦,差点把自己的功劳都埋没了。你怎么回事啊?”

  潘再水和张二柱连连点头,对这说法表示赞同。

  他们刚进来时,秦家这位大奶奶,无视投递行的惊人变化,正把话题往天边上扯呢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