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少年郎_穿成福运小娘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府管家问的含糊,刘嬷嬷原本不需要明白回答,只要在“嗯”“啊”之间有个别样的眼神,管家就能领会个大概。

  但刘嬷嬷却笑着说道:“大奶奶虽是首次出远门,却进退有度,即使卓府那样的大宅子,大奶奶也能应对得体。我们尽心服侍之余,还颇得大奶奶照应了。”

  秦府管家听了刘嬷嬷的话,只稍稍意外了一下,便随口应一声:“如此甚好。”看起来对这个回答也有心理准备。

  接着又稍稍躬身,对秦向儒说道:“大公子和大奶奶远路回来,还是先回去歇会儿。府里备了马车,午饭后小的几人服侍公子和大奶奶,咱们还得赶回宅子过年。”

  正说话间,小满带了两个小子,扛着箱子、提着包袱的、就寻过来了。

  顺便的还招呼了一旁的周来运夫妇。

  他们先和秦府管事互相见过,都没轮到周彩兰和父母说话,小满又是笑道:“您几位还要在这里聊吗?要不,我让他们两人先把秦公子的随身物品送回去?”

  管家看一眼……东西不少啊……

  秦向儒却是没注意管家的眼神,连忙回应小满:“都回都回,有话咱回去说。”

  又特意对周来运夫妇说道,“岳父岳母大人,咱们回去歇会儿,吃过午饭一同回延浦镇。”

  …………

  刘启元、秦向儒一行人回来的仓促,却不影响他们和家里人热热闹闹过个年。

  尤其今年,跟着顾天成扛活儿的兄弟本就不少,开始做河运和投递业之后,最先得益的就是牧良镇这班兄弟。

  除了跟船跑河运,还分出去不少在投递行做事,大多都是派往别地分号坐镇,属于管事级别。

  牧良镇和易水县的投递事宜,却是又在当地招了不少人。

  可以说,自从诚运南北开始运营,给很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大家有事做,有工钱赚,日子自然就有改善,而且改善的幅度还挺大。

  以牧良镇为中心的上下游城镇,好多穷人之家这一年都过得前所未有的好。

  日子好起来,究其原因,都是顾、袁两家经营河运行和投递行带来的。

  于是这年的初一初二,顾天成和袁长河家分外热闹,拜年的人简直扎堆儿。

  前一堆儿还没走,后面扎堆儿的已经到了,热闹的不行。

  倒是秦向儒小两口回了延浦镇,算是躲了清静。

  顾天成原本准备了礼物,打算初一便去给未来岳父拜年。结果出现了这种情形,来客络绎不绝,他根本抽不出时间。

  顾母在通州买了丫鬟和婆子,便寻了媒人。

  婆子送去袁家,随身侍候袁冬初,两家的亲事在他们从通州回来后,便正式定下来。

  这是定亲后的第一个大年,顾母和顾天成都很重视。节礼之前就送去了,另外还计划了大年初一给岳父大人拜年。

  却没想到家里会如此热闹。

  顾天成本想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