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地民变,李顺称王。

  宋太宗这边派遣心腹太监王继恩领兵平定两川,心中又不免为身在成都的儿子益王赵元杰担惊受怕。令王继恩设法保护赵元杰,同时诏令免除两京各州淳化三年以来,拖欠的赋税钱物。

  赵元杰,字明哲,初名赵德和,太宗赵光义第五子。太平兴国八年(983)改名赵元杰,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

  根据皇位继承传统,嫡长子继承制,皇子们十岁之后,就可以封王,不能再留在京城,必须到自己的封地去就藩。皇子就藩封王制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其他皇子远离京城,避免与太子争夺皇位。

  端拱初年,益王赵元杰十七岁,加侍中、成都尹、迁剑南东西川节度使。皇子出阁,可以到自己的封地成都,帮助皇上来治理蜀地,巩固江山。

  如果没有王小波、李顺起义,赵元杰在成都会一直玩得很嗨。

  原因很简单,“天下商税,四蜀独重”,除常赋外,更有博买务,将当地的布帛、盐业、茶业、酒业,四大支柱产业全部纳入专卖管制。

  整个大宋朝,交税交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蜀地。作为两川节度使,地方截留下来的税赋,就已经相当可观,因此,赵元杰在成都,一直过着花钱如流水、天堂般的生活。

  ◆但见血山

  一次,赵元杰为了给自己庆生,在花园里修造了一座假山,花掉一百多万钱银子。假山竣工后,赵元杰便召集僚属一起饮酒,开生日派对。

  众人都夸赞这座假山造得精致好看,重峦叠嶂,意趣天成。只有王府的属官、益王府翊善姚坦,独自低头不语。翊善是亲王府的侍从讲授,负责教授王爷读书,规劝各位亲王。

  “众皆褒美,坦独俯首。”

  赵元杰正在兴头上,见大家都很开心,唯独姚坦俯首不看,就开始点他的名,“姚翊善,快来好好看看孤的假山。”

  姚坦依旧低头不言,益王怒了,便强迫他称赞一下自己的假山。

  姚坦冷冷地回道:“但见血山,安得假山?”在我的眼里,只看见一座“血山”,哪有什么假山?

  一听这话,赵元杰甚感惊愕,便质问道:“何出此言?”

  姚坦道:“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以剥民。里胥临门,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血流满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赋所出,非血山而何?”

  我在乡间,看到州县衙门的官吏为了收缴租赋,官府与州县上下相逼,地方官驱使差役,差役逼迫百姓,如果哪家交得迟了,就逮捕全家的男丁,押到县衙狠狠鞭打,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百姓赋税筑成的,试问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一句话说得赵元杰火冒三丈,这人真是扫兴,他指着姚坦的鼻子训斥道:“一派胡言,我听闻父皇在洛阳也在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