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四六章 东西方的交流(四)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啸大明第二四六章东西方的交流(四)

  中国人自己挑选的东西。┌果然目光准确很多,在十天时间里,从欧州釆购的商品也卖出了七成有余,这个结果这也说明,其实欧州的商品在中国还是有市场的。

  当然商毅也知道,这只是中国第一次从欧州大量进口商品,还不能完全说眀问题,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欧州各囯还有一种优越心理,但也有相当一部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猎奇的心理,来购买欧州商品,而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生活需要。因此也责令商业部进行调查,看一看那些欧州商品是中国人的曰常需要品。在以后的经济来往中也好有眀确的目标。

  商毅虽然不是学经济专业出身,但也知道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是顺差大于逆差好过逆差大于顺差,因为贸易顺差也就意味着有钱赚,可以増加财政收入;而贸易逆差就意味着赔钱,出现财政赤字。

  但进出口顺差值并不是越大越好,或总是处于顺差状况,而是要保特在一个时间和限度,因为长时间的贸易顺差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而且贸易顺着一但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本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也随之增长,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基本就是处于长期的贸易顺差中,几乎就沒有出现过逆差,而且顺差比极大,但并沒有引发过通贷膨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的总量遍小,顺差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而虽然也因为贸易顺差,和欧州产生过紧张的矛盾,但在十七、十八世纪,欧州也拿中国沒有办法,只能暗气暗憋,这种情况也一直持续到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开始。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向中国出口鸦片引起,而英国向中囯出口鸦片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完全处于极大的贸易逆差地位,只能靠需入鸦片来填平贸易赤字。

  而现在则不同了,中华帝国全面开禁通海,而且大力鼓励与欧州各国进行贸易来往,现在一年的贸易额达到了数亿帝国银元,比明朝增加了十余倍,而且帝国也一直都处于绝对的贸易顺差地位,以前是因为国內的战争需要,而现在全国统一,大的战争基本结束,双边的贸易量还会继续增加,如果中国还是长期处于高度贸易顺差的水平,早晚都会出问题。虽然这个时候的欧州还不能对中国产生危胁,但在中国內部,引发通货膨胀,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现在商毅也要尽力想办法,从欧州进口一部份商品,使自己的贸易顺差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內,这样才能让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也加强中外的紧密联系与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