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六章:明印协定和皇明天朝体系(二)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了?”

  李景隆一扭头就看到了徐增寿心情不高,便举起酒杯来:“今天咱们出来寻欢作乐,怎么苦着一张脸,可是有什么心事,说给为兄听听。”

  “没事没事。”

  徐增寿慌忙举起酒杯碰在李景隆的杯肚子之下,举头一饮而尽。

  “哈,时才想起家里一些琐碎杂事,分了心神,让国公爷笑话了。”

  听徐增寿如此回答,李景隆顿时笑话起来:“家长里短的闲碎事,自属妇人操持,我辈丈夫岂可越俎代庖,来来来,饮酒。”

  你个混蛋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徐增寿心里暗骂,对李景隆那副神态德性难免是有些不开心的,眼珠子一转可就没了好话。

  “再过两天,可就到初六了。”

  徐增寿砸吧砸吧嘴:“听说马大军那个浑人凯旋,内阁还专门照会五军府,届时所有在京的武勋都要跟陛下一起,出城外十里相迎,啧啧啧,真是鸡毛上天,泥腿子也有翻身日。”

  这话可算是说道周遭附近这几桌同伴的心里去了,纷纷开口附和起来。

  “就是就是,立了尺寸之功,恩荣些赏赐也就罢了,爵晋国公?他配吗!”

  “公爵之贵,我大明开国至今,德配者不足十人,传承下来的,也仅有先中山王、歧阳王两系也。”

  大明开国六国公,不提徐达、李文忠二人,最令人惋惜的应该是常遇春世系和汤和世系。

  开平王常遇春英年早逝,太祖对其两个儿子可谓极尽荫荣,长子、二子皆封国公,谁能想到俩儿子都野心勃勃。

  东瓯王汤和倒是寿终正寝,但几个儿子个个英年早逝,或卒于军伍战阵,或病亡于任上,堪称满门忠烈。

  至于李善长等淮西叛逆那就不说了。

  大明的公爵仅剩唯二,独徐辉祖和李景隆,可见有多值钱。

  现在,又蹦跶出了一个马大军,也就难怪大家伙不服气了。

  李景隆忙着流连侍女的脖颈之间贪香,对徐增寿的话便只是摆摆手。

  “这是他应得的,不要背后腹诽诋毁。”

  见李景隆浑不在意,徐增寿可就急了:“哪里应得了?先太祖皇帝可说过,非开国辅运之功,不可封国公,配享太庙,而这马大军不过灭了几个撮尔小国,侥幸立了些许尺寸之功,眼下不仅封了国公,陛下还持其功表祗告太庙,将来,这可就是咱大明第三个世系公爵了。”

  国公爵能不能传承下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有没有配享太庙。

  比如汤和的信国公世系、沐英的黔国公世系,他两人的儿子都没能袭国公爵,只封了世袭的侯爵。

  而晋封马大军国公爵后,朱允炆可是专门将写有马大军殊勋的功绩上表太庙,如此一来,就算是比肩开国辅运之功了。

  李景隆顿了一下,而后将脑袋从香颈中转移,看向徐增寿等人轻笑。

  “怎么配不上了?贵国公在西南戎马十几年,前后破大小城池三百余座,歼敌七十万,南北东西开疆八千里,陛下说他勋比霍卫,这都谦虚着说呢。

  什么叫撮尔小国不值一提,对我大明而言不都是化外蛮夷吗?

  凭什么人家霍卫北逐匈奴你们就认为是不得了的盖世奇功,到了贵国公这南斩突厥就叫尺寸之功,往南打和往北打非得分出个高低胜负来?”

  大家伙都觉得脑子有些发懵。

  李景隆是酒喝多了不成,怎么现在开始一力硬挺马大军,如此向着后者说话了。

  以前可是你整天到晚对人马大军喊打喊杀,眼下看人家建功立业了马上夸口称赞,这见风使舵的本事可是真厉害,未免太无耻了些吧。

  “大家同朝为臣,都是武勋重将,以后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再说了。”

  李景隆心中暗笑。

  老子跟人马大军当年可是有过命交情的!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