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皇帝已经不要脸皮了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兀良哈三卫这些依附大明的民族都不知道!

  如果让这群草原人知道会什么结果?

  这里可还有着几十万只狼崽子呢。让他们知道了,将来等这些狼崽子长起来可就是几十万颗雷。

  斩草不除根,那可不行。

  虽然以朱允炆现在的心性来说,几十万颗脑袋罢了,他说砍就砍绝对连眼都不眨。但他得考虑一下蒙八卫,考虑大明北方那些依附大明的部族,都不能选择屠杀政策。

  以大明眼下的武力来说,就算他们全反了,大明也能镇压下来,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慑服他们,难度不大。

  不过,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还有很多利用的价值。

  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祸水西引。

  “帖木儿汗国东征入侵大草原,因为瓦剌和鞑靼向我大明觐献了降表,所以入侵草原等于入侵大明,杀草原人就是杀朕的子民,朕命燕王遣军支援,所行所举本为无私之措。

  但鞑靼万户长安克穆儿疑因我汉人与蒙古之八邻部、札剌亦儿部有世仇,擅作主张滥杀族民,图以此冰释两族前嫌,致酿成人间惨祸。

  此举乃致我大明陷不仁不义之地,企图分割我汉人与草原人之民族之情,实为包藏祸心,用心险恶,罪孽滔滔,当斩之,传首北地各部族。

  另我大明北平都指挥使盛庸将兵西行,支援顺宁王,共同抵抗帖木儿汗国入侵之暴军,战况惨烈,损失惨重,盛将军也不幸阵亡疆场之上,此役我大明共战死英烈两万余。

  盛将军及下诸将士,皆是为了保全草原所牺牲,是为了维护我汉族与草原各族团结而牺牲的,我辈生人,当感念盛将军英勇无畏之心,为其立碑著传,两族共祀,追封盛将军为民族英雄,其墓志铭就写,民族大团结万岁吧。”

  什么是颠倒黑白,什么叫睁眼说瞎话?

  朱允炆一番滔滔言论,让内阁四人无不目瞪口呆。

  皇帝,已经无耻到这般的地步了吗?

  所有的脏水全都泼到了帖木儿汗国身上,而本就是被朱棣胁迫才痛下杀手的那两名鞑靼万户,反倒成了破坏民族团结的罪人?

  “我汉人是开明的、胸怀宽广的民族,所以我们接纳并包容了很多的民族,即使我们祖上曾经战斗过、攻伐过,但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做冤冤相报何时了,死去的人已经死去了,活着的人应该好好活着。”

  朱允炆面带痛惜之色:“所以,朕与大明上下子民,都在努力修缮我汉族与草原各部的关系,并且为此而孜孜不倦的努力,盛将军和我大明的健儿更是与顺宁王之军通力合作,共抗贼军,并不惜为此战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盛将军不仅是我汉族的民族英雄,也是草原各族的民族英雄。

  他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一个军人的职责,维护了民族的团结,体现了我汉族儿郎大包容、大无私的民族精神。

  朕要封那位速哈察将军为汉蒙特使,将盛将军之伟大事迹通传草原各部族、蒙八卫、辽东等地,责令歌舞团以盛将军之事迹,编写一出可歌可泣的戏剧,进行北地巡演。

  朕还要颁布一道法令,任何非议盛将军和此番北上支援草原的我大明卒勇的言论,任何恶意诋毁盛将军之徒,都是意欲破坏民族团结,企图分裂国家的罪人,诛满门!”

  四人目瞪口呆起来。

  看到四人的反应,朱允炆却是隐隐心痛起来。

  这些伎俩、扣的帽子,都是他在后世向某些人学会的。

  一群自以为是的人还以为是他们当年坐江山的时候呢,但实际上,他们还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舆论掌控力吗?

  谁要是把历史上的那些惨案拿出来说,他们就会给别人扣上一个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大帽子。

  尊重这种民族,就是践踏自己的民族和祖宗!

  既然无耻的民族可以在这个世界活得很好。

  那朕,会让你们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无耻!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