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九章 繁华的广州_造皇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州府,清朝广东最大的通商港口,明朝时期就已经建成,并且规模很庞大,一直到现在清朝康熙初年,港口的吞吐量都是在南方的大港口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每天来往的船只高达数百艘,高峰时期上千艘。

  这个时期对外通商清廷还没有开始明令禁止,因此很多国外的船只来往的也是比较频繁,诸如这个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个时候应该是称呼为英吉利)、法国(法兰西)、芬兰等等国家。

  这个时期美国还没有出现,欧洲各国还没有完全开始殖民时代,来往除了通商,还有就是他们那些天主教徒,基督教教徒来这片神秘的东方大地进行传教。

  当然他们的白银也是在这个时候疯狂的流入这片大地,因为欧洲各国的贵族需要这里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在欧洲那边无法生产的货物。

  毕冉在船上看着那些飘着各国国家旗帜的木船在等待进港,惊叹的说道:“这个时代广州还真的不是一般的热闹呀!这些外国佬船只还都很小。”

  也是这个时候欧洲的造船工艺还比较差,远洋木船的规模还远比不上百年前的明朝,不过毕冉注意到他们船舷上那些方形的开孔,毕冉知道这些开孔是为了火炮而设计的。

  这个时代海盗猖獗,一般远洋船只都需要配备武器,尤其是大型的商船,满船价值连城的货物,没有武器保护,那就是一块大肥肉,任人宰割。

  天色开始暗了下来,毕冉撘乘的船只拍了接近两个小时的队才缓慢的驶入珠江,朝着番禺码头前进。

  在这三天的航行里,有了船老板的药膏之后,原本晕船严重的云乐乐免受晕船之苦,而李阡陌晕船的不是很严重,但是在药膏的帮助下,终于也不用忍受的头晕反胃的折磨。

  船只在珠江的上行驶着,两岸都可以看到耕种水稻的农民在忙活,已经进入二月份,接近春分时节,这时候是种植农耕物最好的时节。

  李光地从船内走出,看着两岸绿油油的农田,感觉到无比的舒适,甚至可以说是心旷神怡。

  他走到毕冉身边说道:“广州府现在的府衙在番禺,我要不要登岸之后先去府衙那边?”

  毕冉摇头道:“我觉得我们暂时不要去找这里的知府和总督,毕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尚之信串通一气,我们先在广州城内打探好情况之后再做决定。”

  李光地想了想之后道:“现在的情况也只能如此,我们这两天先去和朝廷派过来的那些秘密探子接触吧,毕竟就我们几个人在广州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想做点什么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毕冉点头回道:“我感觉这次的事情比在云南还要棘手,最起码在云南知道是高鼎在搞鬼,而广州这里尚之信突然提前原本历史那么早软禁他的父亲,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