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六章丨三军听命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三略·上略】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恩威并施,众人终于接受了裁军的诏命。

  为了表示朝廷一视同仁的理念,皇帝先是命赵谦公布了北军、羽林等部的整编方案。

  北军在长安守城一战中损失最多,一万北军只剩下八千多人,尤其是骑兵损失最为惨重。对此皇帝将北军重新调整,恢复了中垒营的编制,由北军中候王斌直接统领,每营定额为两千五百人。

  再从荀攸、皇甫郦在冯翊说来助战的羌胡义从、以及从归降的叛军之中,主要是胡轸、杨定等部择选出精锐忠诚之卒加入北军,不仅弥补了北军的损失,还使北军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的规模。

  而总数六千人的羽林、虎贲在此战中损失了一千余人,皇帝有意将羽林、虎贲的士兵数量跟北军对等,特意从叛军之中择选出七千原雒阳禁军出身的士兵补充进羽林、虎贲,两者共凑足一万二千之数。

  赵谦的四千叟兵被其主动交了出来,作为对弘农杨氏的示好,被拨入护羌校尉杨儒麾下。加上杨儒在郿县等地招募的三千新兵,经过裁汰整编后,兵员调整为五千人,驻守右扶风陈仓县。

  建义中郎将段煨手下万余人直接裁撤近半,仅留下五千兵马,驻守华阴。

  经过这么一轮裁撤,朝廷手中只有北军、羽林、虎贲等三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再加上卫尉手下的三千兵卫,建义中郎将段煨,护羌校尉杨儒等手下兵马,共计四万人,其中留守长安的只有三万人。

  朝廷手下兵马强干,将士一心,又主动裁撤了近两成的军队,董承等人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十万叛军中,除了作战造成的损耗,还包括三万多李傕等人沿路裹挟的无辜百姓,至于剩下的六七万人里,在裁撤了老弱伤病,并择选出部分当年雒阳的禁军精锐补充到北军等处后,还剩下五万人。

  这五万人里,董承、樊稠、王方等人抱成一团,拥兵四万,其中有两万是董卓当年征讨羌胡的原班人马、嫡系部队。

  董承手下有四万兵马,比驻守长安的皇帝手下兵马还要多出一万,为了在朝廷、在京畿附近的军队中有更大的主动权和优势,张济所统率的那剩下的一万人,就成了关系双方实力对比的重要因素。

  皇帝出于自己的考虑,也有意增强董承在朝中的影响力,别看皇帝如今在朝堂之上几乎能一言左右局势,可若是在关乎众人利害的事情上,比如皇帝意图开展科举、改革官制、盐铁专卖等一系列针对约束世家豪族的政策,一旦公布出去,必然会获得所有人的反对。

  虽不至于众叛亲离,但足以让皇帝成为孤家寡人。

  对此,就必须要有一个‘王莽’似的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