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节 再起战云_凤穿残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操南下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越是像邓羲这般示弱,就越会涨曹操的气焰。

  蒯越一席进言铿锵有力,直说得蔡瑁、张允、王威等武将连连点头。先前说要从长计议的几个人也没了声响。其实自打曹操的势力范围与刘表接壤起,两军之间的小规模战斗就没有停歇过。当年曹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的紧要关头还坚持让他的长子曹昂留守许都,为的就是防止刘表趁机偷袭。所以在场的每一个文武家臣都不相信曹操会同他们的主公和平相处。包括刘表本人都认为。如果他处在曹操的位置同样也不会放过此等良机。

  "请主公起兵清君侧!"蔡瑁起身再次劝进道。紧跟着其他文武亦纷纷站起身同蒯越、蔡瑁一起向刘表劝进,"请主公召各路诸侯讨曹!"

  众文武的齐声劝进令刘表颇为受用,虽然董承事败令他没能过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瘾,但以衣带诏召集天下诸侯一起讨伐国贼曹操同样也是件能留名青史的壮举。想到这里。刘表终于拍案决断道,"异度,替孤拟檄,孤要清君侧!"

  建安七年二月,刘表广发檄文以衣带诏号令天下诸侯共讨国贼曹操。并于月末在襄阳自封大将军,登台点将,誓师北上清君侧。与此同时,曹操则在许都借天子之口例数刘表勾结董承诸贼矫诏、欺君、谋反等诸多罪状,俨然就要南下兴师问罪。

  短短旬月间曹操和刘表便各自在宛城、新野一线集结了十数万兵马。整个中原顿时战云密布,各路诸侯更是蠢蠢欲动。

  "衣带诏天子令"齐侯府议事堂上,蔡吉望着面前的两张措辞严厉的檄文,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天下又要大乱也。"

  由于蔡吉事先已与郭嘉通过气,在场的文武家臣多少知道自家主上暂时不会背弃曹蔡之盟。加之眼下天子又尚在曹操手中。所以众人并没有在该信衣带诏,还是该听"天子"令的问题上产生纠结。现在众文武最在乎的是,此番刘表凭借衣带诏究竟能召集到多少多少兵马,又能得到多少诸侯响应。因为这直接关系者未来战局的走势,甚至还能影响到最后的胜负。

  所以蔡吉的话音刚落,其帐下主簿辛毗便跟着介绍道,"就目前看来,衣带诏更得人心。据悉关中、河内、常山等地已有数股豪强宗党应衣带诏起事讨曹。以至于曹、刘尚未交战,崤、渑间已烽火四起。"

  "曹公在河北还真是不得人心。"蔡吉听罢辛毗所言,颇为感慨地叹了口气。相较历史上的衣带诏,当下时空的衣带诏背景更为复杂,牵涉更为广泛。历史上曹操是先借衣带诏诛杀以董承为首的帝党,再在征讨袁绍父子的过程中打击北方世家与宗党。但在当下时空衣带诏却是在这两股势力同流合污下炮制而成。河北豪强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