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外景拍摄】_梦幻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组到达丹霞山的当天就开始工作,特效组和布景组的人在山谷里开始忙活,康剑飞则在山谷外架机拍摄。

  准确地说,从县宾馆出来的路上就开始拍。

  大家坐的是郊县破巴士,除了从香港来的演员外。还有十来个当地的话剧团演员坐在车上。话剧团演员自然都是跑龙套的,他们穿着土布衣服坐在座位上,一些聊天一些打瞌睡。有的还挑着蔬菜和土鸡。

  巴士开了一段路后,这个镜头就算过了,接下来是几个主演坐手扶拖拉机和牛车的镜头。

  赶牛车的老汉不是当地人,而是中国电影合制公司从山.东电影厂调来的演员,张口就是标准的山/东土话。

  因为《盗墓笔记》的第一个故事讲的是鲁王公墓,发生的地点在沂蒙山区,所以当地人必须得说山.东话才行,这次一共从山.东借调来6个演员。

  这6个演员的酬劳都很便宜,加上食宿和来回车费。每人平均两三场戏,拍完总共才花不到1000块钱。

  至于为什么山/东沂蒙山区的戏。为什么要放到广/东丹霞山来拍,那只能用缘分来解释。你硬要说沂蒙山没有丹霞地貌。不符合地理常识,那就实在没办法了。

  几个主演坐在牛车上慢悠悠地前进,前方剧组的人放了一条土狗过来。

  曾江饰演的三叔率先跳下车,拍着山东老演.员的肩膀说:“老爷子,我们一路过来又坐拖拉机又坐牛车,接下来骑这条狗吗?”

  曾江虽然祖籍在广.东,不过有一段时间香港电影必须要国语对白,所以那个时候过来的演员,或多或少都会说一点普通话。曾江不仅会说普通话,而且他的普通话还带着点京味,当初是跟一个从京城来的京剧演员学的。

  为了让影片具有真实感,康剑飞决定在港台上映不重新配音,演员们在香港时说粤语,在丹霞山时“当地”演员说山/东方言,最后还要去一趟京城补拍几个镜头,曾江饰演的三叔从头到尾都是一口带着蹩脚京味的普通话。

  “狗咋能骑呢,接下来的路得坐船,那狗是用来报信的,它会把船带过来。”这山.东老演员的功底很扎实,完全看不到表演的痕迹,就跟在生活中一般地说话。

  曾江瞅了土狗一眼,问道:“这狗还会游泳?”

  “游得可好咧,”老演员用烟杆敲了一下狗头,“驴蛋蛋,去游一个给客人看看。”

  狗却是不听话,被老演员用烟杆敲了一下,吓得夹着尾巴就跳开。剩下的戏只能土狗的主人在前面唤着它跑,如水的镜头干脆就是直接把狗扔到河里。

  天色就快要暗下来,大家忙活了大半天,只拍到盗墓团伙准备乘船入尸洞,最后一个镜头是那山.东老演员的面目特写。那布满褶皱的脸上发出憨厚的笑容,仔细一看,却慢慢变成了阴笑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