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 李律师的深思熟虑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全大夫带目光又被在堆栈场里干活的男丁们吸引了,他发现在这里干活的大多数是黑人,这些人作为奴隶被贩运到帝汶岛后,几乎都失去了人身自由,也只有归化营里的黑人才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出来干活。

  当然,除了黑人外,来这里干活的还有不少土著人,细心观察这些土著人群里,还有混血土著和少量的其它人种----他们都是自由民。

  魏鸿知道全大夫对这些人很感兴趣,毕竟全大夫第一次出门,真正接触到这个时代海外的人群才一天,于是对后者说,这些人里有不少是帝力城里或者周边的自由民,他们来这里挣工钱,一个月少则一两白银,多则三、五两,货场的劳动是计件制,多劳多得,所以别看这活挺累人,但对帝力城周围的闲散劳动力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全大夫听了点点头,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进项就完全能养活自己和老婆了。

  听说你在归化营里招募了不少士兵?可是为什么不从这些自由民里招募呢?

  全大夫问魏鸿。

  “老实说,这有点难,当兵要训练,还可能冒生命危险去打仗,对于自由民而言,不用冒这些风险就能过日子,谁会去吃当兵这碗饭?”

  魏鸿回答道。

  “听起来是这个理,听说你的警备队里汉人和日本浪人士兵的待遇超过了归化营的士兵?”

  “呃……这些人都待遇高不是因为他们是汉人或者倭人,主要原因是他们进入警备队的时间最早,军事技能和资格都摆在那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基层军官和管理人员,其实还有不少土著士兵的待遇也跟汉人倭人一样呢。”

  魏鸿很认真地回答了全大夫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全大夫提的并不仅仅是他偶然想起来的问题,而是代表财政部甚至参议院在问话——尽管全大夫并没有明说,但是无论是肖平国还是魏鸿,心里都清楚,全大夫参观新安城肯定是带着别人的委托和眼睛过来的。

  果然,全大夫后面的话就透漏出了某些暗示:

  “小魏啊,你知道你们警备队一年有多少开支吗?”

  “我知道一些,肖哥最清楚……”

  “好吧,我离开红楼之前,财政部夏小鸥对我说,你们新安城警备队,每个士兵一年要用掉六十两白银!”

  “我靠!有这么多?”

  “天哪,这是普通士兵的标准吗?”

  这时不知道何时凑过来的周瑞岳楚哥俩不约而同地惊叹道。

  “没错,这是平均数,也就是说,按照当今时代的标准,你们这里三个普通士兵的军饷和其它花费,包括武器弹药,在那个大清朝就能养一个七品县令!问题是人家一个县令还要养师爷家小,还要管一个县的老百姓呢……”

  “全大夫,大清的县令要收火耗银子的……”

  魏鸿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