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金光顶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灰岩地质多地下河多溶洞,这些神奇的地方往往形成绚丽多姿的风景。

  离太平寨不远,有一座山,将近山的地方就有一处巨大的溶洞,能够容纳数万人之多,当地土人称为万人洞。相传唐时蛮人起兵反叛,曾在洞里藏兵,现在依然有人居住的痕迹。

  万人洞里地势干燥而平坦,也没有常见的钟乳,非常适于居住。而在山脚下,又有一条地下河从山里钻出来,水势浩大,直汇入不远处的左江。这座山拥有一洞一水两大胜景,禀赋在群山中也是罕见。可惜这里地处偏远,太平寨人口也稀少,养在深闺人未识,并不出名。

  直到一个多月前,一位从钦州来的智云法师宣称夜见山佛光显现,这里与佛家有缘,立誓要在山上建庙修行。消息传开,附近男女都到这里来看佛光,给山下结庐而居的智云法师捐钱捐物,助他在这里修庙。

  自智云法师在这里结庐,这座不知名的山有了名字,称为金光,万人洞也改成了金光洞,不时有人到这里来游玩,迅速成了太平寨一处胜景。

  徐平初听到这消息并没在意,只要是有度牒的和尚,有信众愿意捐钱,建庙修行只要不违法度他也懒得去理。

  自太宗时候起,宋朝对佛教还是比较宽容的,也正是从宋朝起,佛教深入民间,彻底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部分。宋朝皇帝大多都认为佛教导人向善,能够教化风俗,持鼓励态度。以真宗皇帝,他任上正式确立了儒家在政治上的地位,出那句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名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另一方面,真宗又崇尚道教,东封西祀,广建宫殿。与此同时,真宗又写了崇释论,谓佛教与儒教“迹异而道同”,三教实际上一个不拉。

  在社会上,光头显然比牛鼻子道士和穷酸读书人更受欢迎,受了你的钱财,便许你来世富贵。今生做牛做马,下辈子住大屋,穿绫罗,更加能够蛊惑人心。尤其是刘太后,一是继承丈夫遗志,再者女人更亲近和尚,对什么来世报更加,.热心,佛教在她任上飞速发展起来。

  和尚们的风光最终引起士大夫的反弹,以欧阳修为代表激烈排佛。奈何光头们有皇帝护住,宋朝排佛除了给文人添了几篇锦绣文章,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反而最终影响到了儒家转型。

  这些都是后话,欧阳修现在刚刚中进士不久,还在苦苦熬资历,没这个闲心思。天圣后期,实在是佛教的黄金时光,和尚们日子过得滋润得很。

  徐平在官场上一向信奉平安是福,万事莫出头,虽然自己对哪种教都不感冒,但也只是顺其自然,并不会去故意难为他们。

  直到高大全回来智云法师要在金光下建放生池,徐平就再不能装聋作哑了,必须站出来表明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