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1章 出家人不打诳语;成唯识论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1章出家人不打诳语;成唯识论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矧乎人伦有识,宁不缘庆而成庆?方冀真经传布,并日月而无穷;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也欤!”

  一篇圣教序送到了洪福寺寺中。

  这是《大唐三藏圣教序》乃大唐天子为贺三藏法师成功取经归来所作,书法大师褚遂良执笔,一经送来洪福寺,寺中住持便唤来了寺中工书第一沙门僧怀仁,让他亲自出手雕刻碑文。

  对此,三藏法师表示支持。

  还特意遣大圣寻来一块上好的碑石,形成之后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

  只是怀仁观褚遂良笔迹许久,却迟迟未曾动工。

  后有人询问缘由,他说褚相公的字虽精妙,但

  但什么?

  但小僧更希望能用书圣王右军的字雕刻。

  皇帝听了,便调集宫中所有王羲之的书迹给他送过去,让他好好研究并且还专门派出了一队人马,在民间收集遗墨。

  不过此法毕竟有局限,为了以防万一,怀仁已经还准备了一份备案,若是集字不成,便还是用褚遂良的字雕刻碑文就是。

  当然,这话他没敢说出去。

  李世民当日没能再出宫,是派了三儿子吴王李恪、与四儿子魏王李泰,一同来请三藏法师往慈恩寺去。

  说来也是有趣,这两位都也是李世民心中曾经的太子人选。

  吴王李恪,因为他母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因而是庶出的皇子.在几个嫡出的兄弟都健在的情况下,想要夺得太子之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魏王李泰.当年也正是他跟前太子李承乾夺嫡,双方闹得水火不容,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才让李世民一遭发狠,将他们两个全都排除。

  到最后,这太子之位反而落在了始终“不争不抢”的晋王李治的头上。

  对于这个结果,李恪并没有什么不满,毕竟这个位置本也不是他能够轻易觊觎的。而李治的两个嫡亲兄长对此也没什么话说,一来是他们两个之间虽然你死我活,但相对来说跟李治的关系就要平缓亲近一些.再加上这大唐说了算的本也只有一个人。

  事情已成了定局,即便是心有不甘,轻易也不敢妄动。

  而且也是他们的舅舅长孙无忌公开表示支持李治,才让李世民真正下定决心。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两个人达成了共识,那么朝堂里面便几乎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至于那些武将们,造反的已经死了一波了,剩下自然一个个都明哲保身,谁当皇帝无所谓.反正绝大多数武将的本事都在战场上,这朝廷的事情也玩不明白。

  而那些能玩明白的,自然不会自己出头。

  长孙皇后曾经对李世民说过: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