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研究课题_重生科技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猜想、黎曼猜想、杨·米尔斯理论、纳卫尔-斯托可方程、bsd猜想六个猜想名字,至于庞加莱猜想已经被俄国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给解决了,所以七大难题已经只剩下六个。

  思索了一下,秦元清在杨·米尔斯理论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又在旁边写下哥德巴赫猜想。

  杨·米尔斯理论是1954年由物理学家杨震宁和米尔斯提出来的,通过学者于1960~1970引入的对称性自发破缺与渐进自由的观念,发展成今天的标准模型,这一理论中出现的杨·米尔斯方程是一组数学上未曾考虑到的极有意义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说,杨·米尔斯理论是现代规范场理论的基础,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物理突破之一。

  杨·米尔斯方程旨在用非阿贝尔李群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行为。如果能求出该方程的通解,不但意味着我们将有希望从数学理论的角度理解质量间隙,更意味着我们将向着大统一理论前进一大步!

  毕竟它起源于对电磁相互作用的分析,利用它所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一旦完成了他的证明,首先便是两种力的统一,同时也代表着数学与物理的一个统一步伐。

  在实验室,这个理论得到验证,但是却没能从数学理论上得以证明,形成盖棺定论的效果。

  一旦证明了杨·米尔斯理论,那么就是数学和物理的一大突破,杨震宁将作为提出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证明者也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毫无疑问的!

  毕竟在未证明之前,这些都是设想的一种作用力场,都是假设的,而不是确实如此。

  对于物理和数学,只要未真正证明的,那都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所以说,一旦证明了杨·米尔斯理论,那对于数学史和物理学史而言,都是一次里程碑性质的成果。

  甚至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如果杨·米尔斯理论的提出和解决都是一个人作出来的,那他的成就和爱因斯坦一样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超过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就是因为爱因斯坦曾经以一人之力建立了相对论。

  而其他的物理理论,如量子力学,特别是后来的量子场论,都是由很多人,有时是经过几代人很多年的持续努力才建立起来的。

  至于另一方面,哥德巴赫猜想虽然没有进入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但是并不代表它难度不够,它同样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难度位于第二梯次。

  即便前人的工作已经将成果推进到了“2”,只差最后一步,这是最后的临门一脚,但想要为这栋大厦盖上最后一片封顶的砖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从1966年陈景闰证明了“1+2”,至今已经快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