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化肥工业的发展(科普章节,谨慎订阅,求月票)_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化肥能供得上更多的农业生产所需该多好!这不仅是当时农民们的普遍心声,也是化工人士的愿望。

  在王保京和村民们的玉米丰收的同时,这一年的9月26日,华夏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老在第一届全国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农民增加生产最需要的是化学肥料。他建议国家在建设中相应地增设化学肥料工厂,如氮气肥料工厂、磷酸肥料工厂等。

  “为了加强工农联盟,我们不单必须大量生产化学肥料,供给农民,并且必须大大减低制造成本,提高技术效能,廉价售给农民,使农民能够普遍地使用。”侯老当时说到。

  新华夏农业要养活更多人口的历史使命,也要靠年轻的华夏化肥工业的助力。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对新华夏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1957年,咱们从苏联引进的3套氮肥装置之一的吉省化肥厂建成试生产。同时引进的兰州和太原两厂于1958年、1961年相继投产。兰州化肥厂产品为硝铵等,太原化肥厂产品为硝铵和尿素。

  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是合成氨工业,其实不复杂:通过空气得到氮气,水裂解得到氢气,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合成氨,以合成氨作为核心原料,人类生产出含氮化肥,比如尿素。合成氨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设备与管路承受巨大的高温高压,要合金钢无缝管生产为基础的。你觉得随便焊一下就能把特种钢材焊接成一个整体?那你造的不是合成塔,哪天一道裂缝出现,那个大铁疙瘩就爆炸了,所以要求非常严格,在没有大型合成氨技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土办法。

  在大力发展大中型化肥厂的同时,一个个小型土化肥厂也如星星之火在各地形成燎原之势。1958年8月29日,国家发出关于肥料问题的指示,指出化学肥料在最近几年内还不能满足需要,各地除了积极努力增产化学肥料以外,都很注意发展土法制造的化肥。

  这份指示还强调,农家积肥、造肥,还是最主要、最大量的肥源。人畜粪尿、绿肥、河泥、塘泥等等,都是有机肥料。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中外的经验都已经证明,必须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避免土壤恶化,因此,绝不要因为化肥特别是土化肥的增产,而放松了农家积肥造肥。

  在化肥工业还没有兴起、化肥进口数量也相当有限的当时,为了尽快解决人们温饱问题,造肥运动的确较好满足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对肥料的需求。现在,化肥工业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了。

  1957年,大连化工厂的技术人员用石灰窑气和氨反应造出碳酸氢铵。侯老迅速前往考察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