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渗入军方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赵桓制定的基础国策。

  交通系统在国家战略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可以说,在每一次经济腾飞的节点之前,必然都有道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当年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为了增加凝聚力,在全国修了七条大道,那都是功在千秋的事。

  但赵桓这一次修路,是全新的一种方法。

  以前是将熟土夯硬,现在是要用水泥。

  早在水泥刚被研发出来的时候,政事堂已经组建商队去开采水泥所需要的原材料。

  并且赵桓与宰相们,也已经定下来了水泥制造局的分点,

  现在主要的城市,都在建造水泥制造分局。

  至于水泥的产量,要根据每一个城市所修的道路的需求量来申报。

  而具体的规划,政事堂已经规划出来,工部配合商部的商虞司已经开始在各个分点开始尝试生产水泥。

  至少这个阶段来看,非常顺利。

  而这些商队被招到东京城,现在是要集体进行培训,学习如何使用水泥,如何修建新的路。

  这种水泥虽然很原始,但比夯土要强太多。

  而且在水泥里掺杂了碎石,这样的公路够赵桓用了。

  不仅各地的新组建的商队都来京师,四大副都的经略使和知府都来了。

  接下来是长达一个月的学习和议政时间,皇帝专门腾出时间来见这四大经略使。

  经略使的任务是与皇帝和宰相一起商定本地的接下来的军政、民政、经济的发展。

  其中燕云的主要发展有如下:

  第一、扩充军队。

  第二、农田的整修。

  第三、水泥制造局的正常运转,要保证修路的时候,水泥的产量是充足的。

  第四、城市扩充和移民。

  李纲提出将幽州建立为北方第一大军事重镇的建议,作为大宋北方最坚固的防线。

  所以军费的投资将是最高的。

  他的这个提议也是赵桓的想法,以军事发展幽州,带动幽州的各项产业,等灭掉金国后再做转型。

  燕云几乎所有的军费开支预算,全部都通过了,甚至来年的军费预算,也过得非常顺利。

  至于京兆府(长安),一上来,便得到与幽州一样的待遇,同样是大批的预算砸向西北。

  不仅仅是军队,对京兆府的商业,赵桓也着重强调了。

  因为在赵桓的帝国顶层战略中,是要等到灭掉西夏后,重开丝绸之路的,而京兆府则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控制西域地区的节点。

  最多不超过三年,赵桓就要亲征党项,那时地球上将再也没有夏这个国家,陇右都护府将会变得更加广阔,大宋养马的马场重新回来,有了骑兵,长途奔袭的歼灭战就有了保障。

  再要攻打金国,就有底气了!

  但由于京兆府在唐代开采过度,唐代末年毁坏严重,京兆府的农业已经日渐疲软下来。

  将那里建造成西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