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重立中枢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彦宗出列道:“时值国朝养吏五十万之众,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一是造成国朝俸禄浪费,二是冗官至朝廷政令不出京畿,官员势力盘根错节,党争四起,败坏超纲,请陛下下令按照朝廷实际所需裁汰冗官!”

  徐处仁道:“陛下,臣亦赞同减少官员人数,只是若直接粗暴裁汰,让这些人告老还乡,怕是要引起民间动荡。”

  徐处仁知道皇帝这裁汰官员的想法谁都阻止不了了,他也不敢阻止,但是他觉得一定不能直接让那些人滚蛋,不然那些人回到自己老家,必然对朝廷有非议,到时候引起民间的动荡,他这个东府大佬又头疼了。

  “哦,徐卿有何高见?”

  “起奏陛下,翰林院的全国学校建立在即,正需要人才,可以将冗官调到学校做先生。”

  赵桓看着其他人道:“其他人呢?觉得如何?”

  何㮚道:“陛下,臣以为徐相公之言可行。”

  刘彦宗道:“陛下,臣以为,当先降其俸禄,再编其位。”

  “俸禄如何降?”

  刘彦宗道:“这便要问石学士了,学校之事皆是由他掌管。”

  石洵连忙出列道:“陛下,按照学校先生等级,小学月俸禄十贯,中学月俸禄二十贯,大学先生月俸禄三十贯。”

  赵桓道:“周朝,你觉得呢?”

  “陛下,臣以为可行。”周朝心中连忙叫好,作为管钱的部门,是有任务在身的,能节流,他自然乐于看见。

  赵桓思忖片刻,觉得去做教书先生也不是不行,虽说现在朝廷兴百家之学,但也不是完全就唾弃了儒学,至少春秋儒学是有的。

  石洵道:“陛下,学校数量毕竟有限,臣恐学校无法容纳如此多先生。”

  徐处仁连忙道:“陛下,冗官中,也不全是文官。”

  赵桓皱起了眉头:“若是多出的官员如何处置?”

  这下徐处仁还真是犯难了,其他人一时间也不说话。

  刘彦宗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经历了战乱,中原地区的官员数量已经下降,具体数额可由吏部再行统计,剩余的冗官,有两条选择,一是调配学校,二是调配商行、银行、大宋邸报、东京快报、商虞司,另朝廷正筹备大规模开海,康王亦需要人才。”

  周朝一听刘彦宗的意思,便站出来反对了:“按照刘御司的说法,这冗官等于没有裁汰。”

  管钱的财政大佬自然是希望朝廷少发薪水了,他的任务也会轻很多,所以他是坚决赞同皇帝大规模裁员的。

  刘彦宗道:“非也,陛下之意并非觉得官员太多,而是觉得官员尸位素餐者十有八九,如今我大宋在圣天子的光辉下,日渐强盛,国朝广开工事,皆需人才,只要官员各司其职,朝廷又何必裁减官员?”

  众人被刘彦宗这厮给绕晕了,说裁汰官员的是你,现在又说不裁,你

  请收藏:https://m.bg9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